牛人 | 李照祥:会“玩”也是一种能力,这个冷门专业终于逆袭!


探险家小传
李照祥

户外教育导师

从学生到教师,社会角色的转变,更明白如何将兴趣、热爱变成专业,甚至就业的技能。领专项学生登顶四姑娘山、攀冰攀岩、定向越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性思辨,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健全的新一代青年。


“别老想着玩,要好好学习!”

中国小孩童年最常听到的话,这一句必定榜上有名

过去,父母们总担心小孩贪玩会耽误学业,对“玩”,成见颇深。可时至今日,会“玩”,已经变成一种能力。

在一些体育类高校,户外专业曾经被视为只会“玩”的专业,一直属于报考冷门。但其实冷门不冷。

“现在开设休闲专业的很多,在体育类中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线,这几年热度还在逐步上升。”

从高校户外专业学生,转身为高校户外专业老师,体验过双重角色的李照祥,对这一专业在校园学习与未来就业结合方面,有着更切身的体会。

“它的市场需求超火,是真正兴趣、就业两不误的专业!”


01
从兴趣到事业,学生到老师
野外生存夏令营让人生轨迹转变

“大一第一次高空抓杠,12米高的老式拓展架,人站在上面晃得十分厉害。但是当真正静下心,往前跳出去那一刻,那种战胜恐惧、完成目标的成就感,无法言表。”
正是这一次高空抓杠,开启了李照祥的户外大门。他时常和学校里有机会到野外实践的海洋队学长们打成一片。
李照祥原本念的生物学专业,本科就读于浙江海洋大学,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海岛野外生存的学校。大二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夏令营,人生方向就此转变。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先在各自学校进行一些技能培训,然后一起被送到海岛进行拓展实践,比如跳船、泅渡、皮划艇,在野外搭建庇护所、生火、做饭等,为期两周,封闭式管理。



活动整个过程都由学生来主导。学生们被分成几组,按组别去完成任务,老师在里面也是普通的一员,要听从队长的安排。大家会一块商讨制订每天的方案和任务。
这次的活动,给了李照祥很大启发。
“那个夏天,我下定决心要往户外专业方向走。”
夏令营期间,李照祥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师生们有了愉快的相处,考研时便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对户外知识进行了更加系统地理论学习和梳理。毕业后,任职于首都体育学院,成为了一名户外专业老师。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李照祥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切换。
“学生时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把一个技能练会,好去外面玩;当老师后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把学到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用什么方式能够让他们最简单地学会。”
李照祥给学生授课
因为自己曾是本专业的学生,所以他十分懂得学生的心态。
比如刚入学的新生,会把头盔说成安全帽,或是在讲装备的注意事项时,拿锁摔着玩,安全绳放在地上踩……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可能会从结构和原理上跟学生分析,指出他们的错误认知,或者为了让学生长记性,制定一些惩罚措施。然而李照祥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
“有时候直接跟学生说他错了,他可能无法接受。我会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逐渐去改变他们的一些错误习惯或观念。”

02
领学生登顶四姑娘山
帮助他们发现潜力、突破自我

“老师,我不行了,我要死了。”

有一次,李照祥带着毕业班的6名专项课学生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野外实践课——攀登四姑娘山。四姑娘山碎石坡上行路上,一名学生向李照祥投来求助的目光,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句。



攀登途中,出现高反在大家的预案之内。李照祥一路观察,判断这名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该只是轻微高反,目前状况继续攀爬,问题不大。

“高反会出现难受浑身乏力、头疼、呕吐等症状,并不是体能好,就能越快往上冲,而是需要综合各方因素考量。”

前期体能准备阶段,李照祥有让他们做一些基础训练,如校内跑步,校外每周负重登山。因此,他对参与学生的身体状态比较有把握。

果不其然,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刚刚还叫苦不迭的学生突然来了精神——用手机给女朋友、给妈妈打电话,通报“我要登顶啦!”,兴奋得简直能跑起来。

这前后反差虽然令李照祥哭笑不得,但他还是倍感欣慰。

“他能够忍着头疼,在低氧的环境下一步步坚持走上来,最后看到顶峰就在眼前时的那种雀跃 。我相信一定是他今后记忆中非常深刻的一幕,一定会对他有所影响。”


“很多人无法对自己的潜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认为自己做不到。其实,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才可能知道真正的潜力在哪里。身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发现与突破。”

03
户外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有何不同?
 
选择户外专业的学生大多出于兴趣爱好,如何将兴趣爱好变成专业,学校会根据学生特质,进行一番循序渐进的培养
入校后第一个学期,学生将进行系统地学习、全面地体验,在体验中让每个人的能力、学习的速度、擅长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从下一个学期开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学习



在这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个转变。
以攀岩课程为例,选择这个课程之前,大家可能只是觉得在墙上爬挺好玩。学习过后,会发现其实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老师可能给学生设置些简单目标,让他们有一些成就感;慢慢的,难度增加,但那个度要掌握好。难度太小,不能激发挑战热情;难度太大,可能直接把学生的积极性打消。要确保增加的难度与学生各阶段的体能相匹配。
老师也会通过更改岩壁线路,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线路,增加他们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有序的进程中,让他们既能一步一步收获每个阶段的愉悦感,又能保持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动力。


学校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会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就业。

“以后他们走向就业岗,组织、策划、领队,这些都是必备技能。”

为此,每学期的野外实践,采取的都是高年级学生做策划,老师来进行二次审核或修改,最后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并执行。

在实践中,不仅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吸收,同时也能确保他们进入社会后,可以独立组织、策划类似活动。

“有时一些专业选修课或成人继续教学课程,我们会让专项的学生尝试讲课,然后老师再进行补充和点评。这是锻炼的是学生的表达、讲解能力。

户外专业高校生,究竟有何不同?

李照祥曾做过一项调研《素质拓展对高校班级学生干部胜任力影响的探究》,结果发现,经过10次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干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执行能力和抗挫能力等有明显提

许多其他学者的类似研究也表明,素质拓展训练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以及思想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户外专业的学生而言,素质拓展的内容早已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有着天然优势。

“他们本身就具备探索的精神、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身心素质相对更强。并且,围绕着他们展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身也是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

学生们在进行拓展训练

同上

同上

同上


04

户外运动引入课堂

户外人才更加供不应求

 
2002年,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正式引入高校课堂,全国有7所大学首批开设此课程。课程的最初目的,本是为了辅助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升他们在以后工作中的野外作业能力。
今年“课改”之后,户外新兴体育课程在中小学比提升往后可能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将越来越多。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存在很大缺口,仅学校教育领域,户外专业人才已经供不应求。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慢慢提高精神追求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大众对户外的诉求也在逐年递增,户外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以北京来说,周边只要是有个小树荫、有块小空地儿,基本上都停满了私家车,旁边都是露营人群。”
户外需求的持续释放,专业户外人才支撑是关键。这也必将对户外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培养健康、健全的新一代青年,还要让人才的培养与产业的发展匹配,给户外人才未来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今年生态经济发展又迎来新的政策利好,这些都将带动户外休闲类活动的发展。后续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上一篇 下一篇